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8:03 点击次数:144
图片
古意
国
学
新声
图片
图片
老子,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,姓李名耳。曾任周王室守藏室史官,掌管朝廷典籍。春秋时期,礼崩乐坏,战火纷飞,社会动荡不安。老子目睹世间乱象,深感人们在追逐名利中迷失,背离自然之道。
于是,西出函谷关时,留下了《道德经》这一经典著作。《上善若水》便出自其中,借水的特性阐述“道”的深刻内涵,引导人们以水为楷模,遵循自然规律,践行无为不争的生活哲学。
图片
【1】
上善若水。
【解释】:最高境界的善行,就如同水的品性。
【心得感悟】:水,至柔至纯,看似毫无锋芒,却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力量。它默默滋养万物,从春的萌芽到秋的硕果,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水的润泽,却从不居功自傲。
正如特蕾莎修女一生都在为贫苦大众服务,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是日复一日地用爱去温暖那些被社会遗忘的灵魂,不求任何回报。善良,不是为了获取他人的赞誉,而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纯粹冲动,如同水滋养万物般自然而然。
真正的善,无需刻意彰显,它体现在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中,一个微笑、一次搀扶、一句问候,都是善良的注脚,如涓涓细流,汇聚成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辉,让生命在善良的润泽下熠熠生辉。
图片
【2】
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【解释】: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以最接近于“道”。
【心得感悟】:水往低处流,这一简单的自然现象,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。在现实世界中,人们往往热衷于追逐高位与名利,在激烈的竞争中你争我夺,身心俱疲。然而,水却反其道而行之,甘居低洼之处,默默汇聚力量。
古有张良,辅佐刘邦成就霸业后,不贪恋权力富贵,急流勇退,得以善终。今有众多企业,在市场的喧嚣中,不盲目跟风价格战,而是专注于产品研发与用户体验,凭借扎实的品质积累口碑。不争,并非是怯懦与退缩,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远见。它以低调的姿态,积聚点滴之力,最终成就波澜壮阔。
当我们放下争强好胜之心,以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生活,就会发现许多矛盾与烦恼都能迎刃而解。学会像水一样,在低洼处沉淀自我,默默积蓄能量,看似平凡,却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孕育出非凡的力量,创造属于自己的浩瀚人生。
图片
【3】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
【解释】:居住要选择好的地方,心胸要保持深沉宁静,交友要真诚有爱心,说话要诚实守信,为政要善于治理,做事要发挥才能,行动要把握时机。
【心得感悟】:这句话从生活的各个层面,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处世蓝图。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“居善地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。孟母三迁,只为给孟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,最终成就了一代大儒。
“心善渊”要求我们内心深邃宁静,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,像深潭一样,容纳万物而波澜不惊。与人交往时,秉持仁爱之心,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”,真诚待人,方能收获真挚的情谊。
在工作中,无论是从政者治理一方,还是普通人完成工作任务,都要做到言出必行,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。同时,善于把握时机,正如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,巧妙利用东风,成就千古佳话。只有将这些方面融会贯通,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顺,每一步都迈向成功的彼岸。
图片
【4】
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【解释】:正因为不与人相争,所以没有过失。
【心得感悟】:生活中,诸多烦恼与困扰皆源于一个“争”字。争名逐利,争强好胜,不仅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我,还可能陷入无尽的纷争与烦恼之中。杨绛先生一生淡泊名利,潜心于学问与创作,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,留下诸多传世佳作。
在邻里相处中,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,如果双方都能放下争执,以和为贵,矛盾往往能迎刃而解。不争,是一种难得的修养,是对自我内心的坚守与呵护。当我们放下争斗之心,顺应自然规律,如同水一般,不争不抢,却能滋润万物。
以平和之心对待生活,我们会发现,人生处处皆有美好,内心也能收获更多的宁静与自在。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学会不争,方能在喧嚣中寻得内心的一方净土,享受生命的本真之美。
以上,共勉。图片
图片
完
图|文:古意新声
欢迎关注:『古意新声』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